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百度
2
今日热点
3
微信公众平台
4
贴吧
5
opgg
6
dnf私服
7
百度贴吧
8
知乎
9
dnf公益服
10
百度傻逼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百度
2
今日热点
3
微信公众平台
4
贴吧
5
opgg
6
dnf私服
7
百度贴吧
8
知乎
9
dnf公益服
10
百度傻逼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?检方回应
川普的成长秘辛:家庭和大学如何塑造一位“坚刚不可夺其志”的总统
常德悲剧:让谴责无差别杀戮之声更加响亮一点
2024【公共营养师】培训报名通道已开启,不限学历,23岁及以上可报!还能领2000补贴
【惊】"以为要写遗书"! 飞温哥华航班遇炸弹气旋 华人崩溃大哭 连空姐都吐了; 客机颠簸盘旋3小时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查看原文
其他
张祖庆:始于《登山》 | 我与《语文教学通讯》的读写情缘
Original
张祖庆
祖庆说
2021-10-25
//
始于《登山》
—— 我与《语文教学通讯》的读写情缘
//
文|张祖庆
一晃,《语文教学通讯》杂志创刊20周年了。这本杂志,对我的专业成长,有着特殊的意义。我专业路上的很多个“第一次”,都与《语文教学通讯》有关。有些,对我来说,甚至具有里程碑意义。
从《登山》起步
我是1989年进入教师队伍的。2003年5月之前的十四年间,我写过不少文章,也有不少论文在本市乃至省里获过头奖,却一直没有发表过任何跟教学有关的文章。
大约2002年初吧,《语文教学通讯》走进了我的视野。这份杂志,以其前卫的理念和前瞻的探索,迅速赢得我和身边不少语文教师的喜爱。一篇篇视点新锐的文章,常给人醍醐灌顶之感。
上公开课前,我一般先独立备课,之后再去翻阅《语文教学通讯》等杂志,希望从中找到灵感。常常,我会从一些教学实录中获得启迪。2002年12月,中央教科所与温岭太平小学合作举办“全国多种风格流派教学观摩”活动,我有幸作为东道主代表参赛。
压力之大,可想而知。
不知在哪期杂志上读到过于永正先生的《全神贯注》一课,被先生精妙的设计所折服。先生带着学生充分朗读之后,以写格言的方式结课,让人击节赞叹。我借鉴先生的创意设计,以《登山》一课参赛。
课上,我组织孩子们以“列宁第二次经过陡峭的山壁,是冒险之举还是锻炼意志”为辩题,让学生展开一场辩论。末了,让学生写格言结课。辩论高潮迭起,格言精彩纷呈。此课,获得全场最高分,捧得桂冠。
此课,也得到当时中国阅读学会会长曾祥芹先生的激赏。先生让我整理课堂实录,对我的课做了细致点评,并主动推荐给《语文教学通讯》。
2003年2月,曾祥芹先生告诉我,他已将8000多字文字投给了《语文教学通讯》。于是,我日日盼望杂志的到来。一期期盼望,一期期失望。
转眼到了2003年5月。同事告诉我,第10期《语文教学通讯》上有我的《登山》。
迫不及待翻开,反反复复阅读。虽然,洋洋洒洒8000多字,只浓缩为1000来字的教学设计。但于我来说,这是莫大的鼓舞。
这,毕竟是我第一篇刊登在教学杂志上的文章!
2003年至今,十七年来,我有近200篇文章或案例发表在报刊上,也有近10本书诞生。回想起来,这“第一次”,在我专业路上具有重大的意义。
犹如捅破窗户纸,第一篇发表的文章,让我从一名读者,变成了一名作者,从此开启了我的教学研究“登山”之路。
第一次投稿命中
教学比武获奖,也让我有机会走出本市,参加省级教学观摩,有了零距离向于永正、支玉恒、贾志敏、靳家彦等名师学习的机会。
2004年5月,我参加了浙江杭州的“西湖之春”,执教《詹天佑》。后来,我将《詹天佑》实录整理出来,发于“教育在线论坛”“人教论坛”,于是,有了后来《詹天佑》一课在网络上的热议。我也得以有机会在网络上开辟自己的专栏,写写随笔,发些教学反思,不经意间,一年时间竟写了30多万字。
2004年10月,我写了篇《原生态:作文教学的迷人境界》,发于网上,得到不少网友的点赞和建议。认真修改后,整理成5000多字的论文,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投给《语文教学通讯》。
虽然,我曾在这份刊物上,登载过一篇教学设计。但严格来说,那篇小文,只是案例性文字,无法充分呈现我的想法。这篇《原生态:作文教学的迷人境界》,算是第一次清晰地提出我的教学主张,并用自己的教学实践,阐释主张。说实话,我对这篇文章的发表,并不抱多大希望。因此,也不太放在心上。
后来,我竟然在2004年28期《语文教学通讯》上,看到了我的《原生态:作文教学的迷人境界》
那份欣喜,犹如彩票中奖。
这是我第一次自主投稿并发表的学术论文。
我对编辑的感激之情,无以言表。
有了第一篇,就有第二篇。此后的十七年,我有近20篇文章刊发于《语文教学通讯》。这些文字,记录着我语文教改路上深深浅浅的攀登足迹。
成为封面人物
2004年以后,我渐渐在全国教坛上活跃起来,每年都会有十来篇文章在教学杂志上发表。邀请我外出上课的,也逐渐多起来。
2008年12月25日,我应邀参加由多家杂志社组织的“媒体看课”教学观摩。我带着一节未经试教的《畅想图书馆》,踏上了观摩之旅。到得会场,方知此次活动,竟要评奖。首席评委,竟是大名鼎鼎的于永正先生。评委席上,还坐着《语文教学通讯》杂志社主编裴海安先生。这,大概是我第一次见到裴主编。
这节未经试教的作文课,竟上得颇为出彩。
我,成功地成为最佳擂主。
课后,于永正先生热情地握着我的手:“小张,最近进步很快啊!”
活动结束,晚餐。裴主编主动招呼我:“祖庆,来我边上坐。”
落座,裴主编悄悄告诉我:“你这节课,所有评委给你打了最高分。这样,你把此课实录整理出来,杂志社要为你做一期封面人物。一节课,加一个专家点评。”
幸福来得太突然!
最好的专家就在身边,于是我鼓起勇气,请于永正老师为此课点评。于老师
当即爽快地答应。
农历二十八那天,我接到了于永正先生寄自徐州的快件。打开快件,跃入眼帘的是于老师秀逸潇洒的圆珠笔手书。手书下方,是一叠课堂实录,里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红字。大部分是于老师对此课的评价,不少地方是对我的课堂实录做得不规范之处的修正润色。
句子、标点、小括号,改得一丝不苟。
我把于老师改动过的地方给妻子看。妻一读再读,深深赞叹:“大师风范!”
我按照于老师的修改建议,逐一修订、定稿。大年初一,到照相馆拍了一组封面照,连同文稿,一起传给杂志社。杂志社编辑师国俊先生和我多次沟通,提出很多宝贵的修改建议。
就这样,我成了2009年第9期《语文教学通讯》的封面人物——
这也是我第一次成为封面人物。
我看着封面上的形象照,读着自己的课例和于永正先生的点评,竟有一丝不真实的感觉。从2003年第一篇教学设计的刊登,到成为这一期杂志的封面人物,走过了六年光阴。
六年来,从《登山》开始,我在语文教学改革路上不倦攀登着。
一路走来,我得到很多师长的提携与帮助,而杂志社主编和编辑们对我这个新人的提点,更让我深深的感恩。
“卓越写作名师”,新的起点
此后,我把大部分精力,都用在研究写作教学上,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。
期间,我在电影写作课这一领域,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。电影作文课,似乎成为了我的标识。我所开发的一系列课例,得到广大一线教师和不少专家的肯定。这些课例,好几节发表于《语文教学通讯》上。
2016年下半年,《语文教学通讯》杂志社与中国写作协会中小学写作教学分会联合发起“首届中国小学写作名师”评比。对于网络投票评比,我向来比较审慎。一者,年纪不小,没有必要参与这样热闹的评比;二者,网络投票,容易欠下一屁股人情债。活动之前,我和管建刚形成共识,决定不参加这个评比。
一个电话,改变了我的主意。
裴海安主编给我打来电话。他耐心细致地把发起这个评比的初衷和规则给我讲了一遍,末了,他说,祖庆啊,你和建刚,是一定要参与的。
就这样,我和建刚,都参加了这个评比。后来,我们都被评为“最有影响力写作卓越名师”。
非常惭愧!我们,只不过在写作教学这块小小的园地里,认真地撒下过几粒种子,结出几颗小果子。和丁有宽先生、贾志敏先生、于永正等前辈名师探索相比,我们的研究,只能算是小儿科,哪敢称什么“重大影响力”?!这个荣誉,是组委会对我们这一代教师的鼓励和奖掖罢了。
走上领奖台,接过沉甸甸的奖杯,兴奋之余,更多惶恐。
我深知,语文的登山之路还很漫长,这个小小的奖项,只登山路上的小小驿站。
在驿站里,偶尔小憩,回望来路,盘点得失,继续攀爬。
唯有如此,才能对得起这份荣誉,也对得起《语文教学通讯》这份杂志和更多关爱、帮助过我的人们。
—END—
编辑 |夏荷 审核 | 卓雅
●
温一壶月光煮一本书,你来不?
●
张祖庆新书|《刚好遇见》《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》
●
新书速读┃张祖庆《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》新在哪?
欢迎光临~谷里教育书店
近800种好书~等你来选
添加微信
slxxzk
加入“谷里书院书友会”
在右下点个“在看”,我们心情一片灿烂!
:
,
.
Video
Mini Program
Like
,轻点两下取消赞
Wow
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